10月21日至23日,由沿黄9省(区)国资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省(区)属国资国企对接交流会”在东营市举办。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前三季度山东省属企业营收1.82万亿元,增速全国第一,利润总额达729亿元;截至9月,山东省属企业在黄河流域省份设有企业、机构近550个,资产总规模超5500亿元。 此次交流会成果丰硕,沿黄九省(区)国资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场签约共涉及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230多亿元。黄河流域省(区)属国资国企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达效进一步走深走实。 前三季度山东省属企业营收1.82万亿元,增速全国第一 交流会上,山东省属国资国企发展情况公布。 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属国资国企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1—9月份,在煤炭和钢铁等价格大幅下行的情况下,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2万亿元,利润总额729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2万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稳步增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从全国看,今年1—9月,山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增长6.8%,营收增长 4.3%,均居全国第1位,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发展中,山东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层级压减,省属企业管理层级均已控制在四级以内。突出抓好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今年1—6月,省属企业研发投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12.2%;截至今年6月底,省属企业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4项,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科技成果取得突破。 山东不断锻造国资国企新优势新动能。大力支持国有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推动产业链固链补链的协调机制,山东重工、浪潮集团等一批省属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山东省属企业在黄河流域省份设有企业、机构近550个,资产规模超5500亿元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央企业与各沿黄省(区)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合作。从现场发布的数据看,5年来,中央企业累计在黄河流域完成投资5.3万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86%。截至今年6月,中央企业在沿黄九省区设立权属企业1.3万户,营业总收入5.3万亿元,利润总额达3534亿元,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里黄河从山东入海,山东作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在产业基础、经营模式、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深入贯彻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深化与沿黄省区交流合作,积极搭建沿黄省区合作平台,立足技术、资本、人才、管理优势,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科创、产教、自贸试验区等30多个联盟组织,成功举办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等50余项重大活动,全力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国资委先后组织部分省属企业拜访沿黄8省(区)国资国企,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积极推动黄河流域国资国企开展全方位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据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山东省属企业在黄河流域省份设有企业、机构近550个,资产总规模超过5500亿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高端化工、精品文旅等行业和领域。 其中,山东港口集团在黄河流域开通海铁联运班列近90条,建设内陆港40余个;山东产权牵头组建黄河流域要素市场联盟,成立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全流域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山东文旅发起成立沿黄九省区文旅投资共享平台,助力沿黄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 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表示,国资国企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有责任、有能力携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要不断加强沿黄9省(区)协同联动,围绕相互赋能,合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要加强互联互通,合力构建内外循环新格局;要强化协同创新,合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引擎;要致力减污降碳,合力开创生态保护新局面,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沿黄9省(区)国资委达成战略合作,35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额约230亿元 此次交流会的举行,山东省属国资国企与沿黄省区的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会前,与会人员深入海克斯康东营赋智中心、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地考察观摩,实地调研了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详细了解黄河入海口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情况。中泰证券等4户山东省属企业分别召开了专题对接交流会,浪潮集团、山东国投分别召开了专题推介会。 交流会上,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8省(区)国资委负责人发言,表示将进一步畅通沟通联络机制,强化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不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成效。
此次交流会取得务实成果。沿黄9省(区)国资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从黄河保护治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现代金融服务、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及国资国企对标学习等7个方面、19项具体内容上加强交流合作。
山东港口、中泰证券等5户山东省属企业与沿黄省(区)企业分别签署多方战略合作协议,鲁商集团、山东黄金、山东能源等12户省属企业分别签署跨省(区)一对一投资协议。现场签约共涉及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30亿元。 比如,山东黄金产投集团拟对森工集团7个成矿背景较好,有找矿潜力的项目开展合作风险探矿。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并购华能甘肃公司持有的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55%股权,双方将共同投资经营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沙井子矿区毛家川煤矿、马福川煤矿项目开发建设,两矿井规划产能均为500万吨/年,目前处于前期手续办理阶段。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与中国邮政河南公司将共同打造“铁海联运+海外仓”模式,搭建河南省外贸跨境企业与海外仓对接桥梁,拓展豫货出海通道。日照港将招引中储粮在岚山港区建设粮油储备基地项目等。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满慎刚表示,沿黄9省(区)之间国资国企交流密切,有很好的协同发展基础。山东省国资委将组织省属企业进一步加强与沿黄省(区)国资委间的协调联动和产业间的交流合作,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理念,加大在其他沿黄兄弟省区的投资力度,加强沟通协作、拓展合作领域、强化互学互鉴,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央企业与各沿黄省(区)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携手落实国家战略新典范。希望沿黄9省(区)国资国企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平台和依托,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完善战略协同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领域改革,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