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牵头事项推进落实情况台账(全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1-04

序号目标任务责任处室推进落实情况完成进度
1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配套矿石码头,大力拓展港口海外航线。加快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规划发展处指导山东港口推进项目建设、航线拓展和港产城融合,加快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2023年,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已竣工验收,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配套矿石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建设完成;山东港口新增国际航线26条,国际航线总数达到201条;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实现全面突破,已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设立工作专班,举办山东省“三区互融”推进会,签约“三区互融”重点项目61项,目前25个项目已投产落地,36个项目均已与合作方达成合作意向。已完成
2落实好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实施省属企业对标一流质效提升工程,做精培强国企核心主业。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出台省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制定监事会改革方案,稳妥实施中长期激励。完善混改等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权重,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规划发展处
    企业改革处
    考核分配处
    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处
    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
   
1.推动省属企业将全面对标一流质效提升工程作为全面落实《十条意见》的着力点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标准,聚焦各项重点任务,抓好方案和清单各项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各省属企业均建立了由集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质效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组织体系;强化过程管控,推动企业将对标提升工程纳入改革绩效考核,建立调度督导机制,每月对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及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质效提升工程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每月制发对标工作简报,总结企业对标成效,及时推广典型做法,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持续推动效率、效能、效益全面提升。
      2.印发《省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规范董事会授权管理行为。出台《深化省属企业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方案》,对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做出部署安排。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保障省属企业外部董事行权履职的若干措施》,完善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履职支持保障工作机制,加强外部董事履职管理,推动外部董事更好履职。
    3.落实重大科研项目技术攻关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政策。在确认年度考核结果时,对390亿元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全额视同利润予以加回,并对省属企业12项国家和省重点研发计划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按2倍、1.5倍视同利润加回(共计1.28亿元)。出台省属企业在创新领域的项目跟投试行意见,明确在创新领域实施跟投的条件、跟投方式、跟投额度和退出机制等核心要素,构建以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价值为核心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同时,指导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分类开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
    4. 指导省属企业进一步深化混改,印发《关于持续深化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通知》,引导省属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国资委关于深化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选择混改方式,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战略投资者,探索开展相对控股混改企业差异化管控,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开展专项混改后评价工作,在全国地方国资监管机构中,率先开展年度混改后评价工作。按照混改后评价工作要求,制定《2023年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项后评价工作方案》,选取通过增资扩股或受让股权等方式实施混改的20户样本企业,公开选聘中介机构开展混改后评价工作,聚焦混改各环节,从混改增量、合作方评价、混改效果综合评价、混改经验、问题不足等方面形成了混改后评价总报告和每户企业分报告,并逐户向有关企业反馈评价情况和工作建议。季度调度混改进展情况,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要求,按季度调度并汇总掌握省属企业混改进展情况。
      5.结合开展主题教育,赴华鲁集团、山东健康、山东种业开展调研,深入生产一线,实地了解人才干事创业环境,就做实做细主题教育工作、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开展个别谈话交流。5月25日召开委管班子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首席科学家制度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并广泛征集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7月28日召开委管班子企业组织人事工作调研座谈会,围绕落实山东重工潍柴集团人才工作经验、首席科学家制度建设推进等情况开展交流研讨,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指导有关企业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并按照省委人才办要求,对首席科学家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已完成
3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儒商精神,深化优秀企业家宣传表彰活动,培训企业家1万人以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继续办好中国企业论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
    党委宣传与群团工作处
    对外合作与综合协调处
1.加大宣传力度,策划开展“高质量发展?山东国企行”主题采访活动,联合省政协开展“高质量发展四走进”主题采访活动,联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开展“大道儒商”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赴山东高速、山东健康等19户企业采访报道,广泛宣传企业家精神和儒商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4月10日,在省干部学院组织召开省属企业组织部长会议,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引领型企业培育、海外引才等人才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动员,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等。4月12日,在省干部学院举办人才工作专题培训班,重点围绕当前人才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准确把握全省人才工作新内涵新要求、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等内容进行辅导,各市国资委分管负责同志、省属企业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同志参加。4月18日-21日,举办第二届省属企业工程师培训班,开设数字化转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进企业考察学习等课程,组织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重点企业有关人员参加培训。7月19日,举办省属企业2023年度泰山人才有关工作培训班,省属企业和部分文化类企业共计140余人参加培训。8月28日-9月2日,联合山东省干部学院举办国有企业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第八期示范培训班。各省属企业、有关中央驻鲁企业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10月16日至20日,联合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举办省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省属企业负责同志参加。11月27日至29日,12月4日至6日,组织各省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举办2期省管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增强省管企业正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领,加快推进数字强省建设。组织省属企业人员分批参加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齐鲁经营管理人才训练营培训班,全面提升经营理念和素质能力。
    3.结合国资国企工作特点,健全完善省国资委与省属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省国资委与省属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的若干措施》。加强面对面交流,建立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圆桌会议沟通交流机制,组织省属企业、市县国有企业开展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开展央企省企地市行等活动15次,期间走访企业37家,围绕“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等主题,结合各市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推动省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与地方合作,形成地企合力,实现互惠共赢,期间共签约项目及战略合作协议等177项,项目总金额约2291.99亿元。
      4.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坚持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从制约企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入手,确定14个调研重点,细化为100余项调研内容,指导各级各单位把准方向、精准发力,委管班子企业和山东工职院共研究确定198项重大调研课题,通过走访调研,梳理汇总企业反映困难问题42个,均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支持省属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十条激励措施、“双招双引”工作要点、治理亏损企业工作方案、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惠企政策,推动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5.9月22日至23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省政府、新华社共同指导下,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论坛实际参会人数1200余人,其中,来自89户中央企业代表468人(包括企业负责人85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12人,来自京东集团、腾讯集团、博世中国等51户知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负责人,中央主流媒体29人。山东国企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项目63个,合同金额约1897亿元,其中,16市签约项目43个,12户省属企业签约项目20个。
已完成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鲁ICP备09064210号
通信地址:济南市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C座 邮政编码:250101
联系电话:0531-51767777(网站技术支持:0531-81932989)
传真:0531-51767600 网站浏览: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3700000079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