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资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20810号提案《关于推动山东国有企业融入数字化全球创新网络的建议》的答复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9-20

刘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山东国有企业融入数字化全球创新网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感谢对省属企业发展的关心、支持。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处室并会同省财政厅对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认为,您提出的明晰融网路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交流合作”等建议我委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创新方面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任务,省国资委主要从创新制度、创新投入、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等维度持续完善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地位,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1.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创新制度。注重顶层设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历史首次部署指导各省属企业编制了科技创新“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联合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大力支持省属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十条激励措施》,初步构建起了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激发企业活力动力的创新制度体系。

2.注重考核引导,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将科技创新纳入省属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建立研发投入刚性约束机制,推动省属企业研发投入高速增长。“十四五”以来,省属企业研发投入由2020年的255.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8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根据财务快报数据,今年1-6月份省属企业研发投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12.2%。

3.强化协同攻关,系统优化创新生态。一是组建6个省级创新联合体。今年1-6月,省属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交流1200余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近800次。二是发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带动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建设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关键资源信息协同平台,作为省属企业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的重要载体,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揭榜挂帅”。

4.坚持引育并举,增强人才集聚磁力。一是注重自主培养连续两年组织召开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政策解读辅导会议,申报和入选人数连年实现增长。二是加大引才力度,召开省属企业引才专项工作会议,积极发动省属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三是灵活引才用才,组织25户省属企业参加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指导33户省属企业建立“以才引才”工作清单。深入实施省属企业“五年千名”博士引进计划,累计引进或签约博士约800人。2023年度省属企业通过自主培养、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00余人。省财政厅设立省级人才建设资金,每年据实足额保障,2023 年投入规模达18.11亿元

5.推动扩面提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2023年,联合省科技厅在全国首创打造8个“山东国资科创基地”,构建具有山东国资特色的创新生态圈。2024年,加快实施省属企业创新平台“扩面提质”行动。一是推动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研发机构,目前研发机构覆盖率已达到68.3%。二是推动省属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截至6月底,省属企业拥有科研平台597个,其中国家级平台76个、省部级平台519个。

6.强化主体地位,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2023年,组织山东能源等4户企业制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选取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工作试点。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2023年度专项评估中,山东13家“科改企业”获评标杆、优秀等次。截至今年6月底,省属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家、瞪羚企业81家。

截至今年6月底,省属企业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4项,评选出首批“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并于7月17日召开了省属企业首届“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周立伟副省长出席新闻发布会,现场参观并发布了十大创新成果。

(二)数字化转型方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要求,省国资委多措并举,协调联动,通过“夯基础、提素养、做评估、定标准、强示范”五个步骤,逐步深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

1.夯实转型基础。强化顶层设计,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省属国资国企“十四五”期间六大专项工程之一进行部署推动,印发《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指导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十四五”专项规划,组建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健全考核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转型投入,2023年省属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达到67亿元。

2.提升全员数字素养。一是举办两期省管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二是设立“山东国资数字化转型研修中心”,每年组织省属企业有关同志实地学习培训;三是打造“数字国资云课堂”品牌,对省属企业数字化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培训。

3.首创性开展全样本量诊断评估。组织开展了26户省属一级企业及近2500户权属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工作,形成《山东省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并为每户企业编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分析报告》。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4.发布实施全国首个省级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对当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编制并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

5.持续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场景。打造15个试点示范项目,遴选73个典型场景,编制形成《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汇编》。举办2023省属企业数字场景典型应用大赛,评选出60个典型案例场景。在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中,山东省属企业一、二等奖和总获奖数量均在全国省级国资国企中排名第一。组织“数字化转型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媒体走进山东省属国资国企主题采访活动,在央广网全程直播,引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科技创新方面

1.深入跟踪了解企业诉求,制定出台加快推进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文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

2.继续实施创新平台“扩面提质”工程,督促规模以上省属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今年年底前达到“应设尽设”目标。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再建设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

3.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省属企业合力攻坚,力争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试点推进创新领域项目跟投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在助力省属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抓好培训成果转化,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

(二)数字化转型方面

1.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探索高质量数据集标准体系与建设路径,分批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2.强化数字技术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序推进智算中心等平台建设,完善大模型测评体系,探索建立一批产业发展共同体。

3.指导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开展供需协同合作,持续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

4.依托“数字国资云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线上培训,培育更多数字领域高水平技能人才。

 

 

山东省国资委

2024年9月10日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鲁ICP备09064210号
通信地址:济南市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C座 邮政编码:250101
联系电话:0531-51767777(网站技术支持:0531-81932989)
传真:0531-51767600 网站浏览: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3700000079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385号